海棠小屋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4

分卷阅读164

    并不清楚他这个所谓的新型高炉是否有用,但这些是需要专业人士去测试的内容,就算一时做不到,再慢慢试验调整便是。朝廷能做的,就是拨给足够多的铁矿石和钱!

    不过事实上,它并没有给朝廷带来更大的负担。

    铁矿石可以跟草原上交易,西北的互市已经开放,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源源不断将草原上的种种物资转运至中原。虽然中原的冶铁技术跟不上热武器的需求,但在草原上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所以用铁矿石换取铁器,竟然也很顺利。

    至于钱,朝廷每年的税收,一大半都是花在军费上,现在不过是将其中一部分倾斜到武器制造上罢了。

    再说,现在的国库,也不是一两年前可比了。

    顾铮的提议在小朝会上得到了一致的支持,并且还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到了科学研究上。这不是科学研究成果第一次得到运用,却是第一次让所有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它绝不是贺卿心血来潮的瞎折腾,也不是大多数人所以为的末流,在科学技术之中,隐藏着能够让整个社会天翻地覆的能量。眼下拿出来的只有一个火器,但以后呢?

    以顾铮这位参政知事做背书,对朝臣们而言,远比贺卿这位护国大长公主更有说服力。即使现在还没有看到成果,他们也愿意相信前景必然十分可观。

    一时不少人都心热不已。

    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人都从顾铮这接二连三的行动之中看出了端倪:以和两份报纸为基础,后来又成立了皇家科学院,贺卿显然有一直将这方面的东西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意思。但顾铮现在,似乎正在争夺这种掌控权。

    而从贺卿的反应来看,不是两人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就是贺卿在争夺之中不敌,只能任由顾铮接手自己的成果。

    如果这些东西在贺卿手中,她要以此招揽人才,跟朝臣们分庭抗礼,形成制衡之势,必然会遭受激烈的反抗。

    历史发展到如今,“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儒学早已全面开花,渗透到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绝不允许另一股势力异军突起,抢占属于他们的地盘。

    但如果能够将科学纳入儒学的领域,就不一样了。

    儒家一向兼收并蓄,先秦时的诸子百家,有不少都改头换面融入了儒学,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连释道两家的东西,也吸收了不少。

    历史的大势不可阻挡,但他们必定会以自己的方式,将儒学绑上疾驰前行的船只。

    这一点细微的态度变化,起先贺卿并没有察觉。这种涉及到意识形态的部分,未曾深入钻研过儒学,未曾如普通士子那般一步步考学晋升上来的她是很难切身体会的。

    直到顾铮提出的各种细节处的变革都被照单全收,而整个大楚范围内,从上到下对他的变革一力支持,没有受到任何阻碍。星星之火很快就呈燎原之势,皇家科学院更是在这种情况下收揽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渐有想欣欣向荣之态,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与她无关,贺卿才渐渐生出了这样的领悟。

    然后她意识到,原来那不是她的错觉,顾铮就是想要“以身代之”。

    他取代她了原本的位置,去做她原本要做的事,无声无息间就化解了一场极有可能存在的冲突。

    也……将她架在了空处。

    ☆、第98章 恋栈权位

    大楚的皇宫, 本是旧朝所建, 整个皇城依傍着京城最北面的龙盘山修造, 若说占地广大,整个龙盘山地区都被划入了禁苑之中, 可谓是绵延数百里,巍峨雄壮。但只计算宫城占地,则只有十来个坊大小。

    其中划出一半外朝所用之地,余者才属内宫所有。

    前朝帝王好美色,时常从民间广选美人充入内宫,因此便显得宫殿拥挤,不敷使用。如今这个规模的宫殿,便是数次往外扩张的结果。

    到了本朝, 太-祖太宗皇帝戎马倥偬,多半时候不住在宫中,自然对此没有太多的要求。其后的成帝、惠帝都是励精图治的君王, 并不流连后宫。等到灵帝时, 沉迷修道成仙, 更对女色略不在意。献帝年幼, 尚未广选后宫。因此大楚立国百多年,非但没有扩张宫城的需要,反倒废置了外围不少宫殿。

    到如今, 内宫部分,只得东西各三座宫殿及诸多配殿为嫔妃居所,中间被内苑隔开。西三宫往北, 是太后太妃们的荣养之所,养寿宫、慈寿宫等皆在此,有宫墙与内宫隔开,十分清静。东三宫往北是内宫局各司苑及掖庭所在,往东乃是独立的太子东宫,如今已然空置多年。除此之外,其他宫殿皆已空置废弃。

    所以德王想要求一个地方作为皇家科学院办公衙门,贺卿便十分爽快地将一座废弃的宫殿批给他了。

    说是废弃,但内侍省和工部每年都会检修一番,倒也不至于出现断壁颓垣,只是难免有残破之处,略加修缮,便可搬入其中。贺卿还另外单独批了一座宫殿,作为皇家科学院的学宫所在。之前延请的那些讲师,之后便会在此处开讲。

    之前的皇家科学院,是德王以自己的身份压着宗室们,将适龄子弟送来报名。但现在所有人都从中看到了希望,因而人人争相入学,一时竟是座无虚席。

    就连外嫁的宗室女,也想方设法将自己所出的孩子塞了进来。

    贺卿听德王说起这等盛况,便笑道,“听闻不少宗室子弟因家境之故,自幼未能接受教育,如今再要从头开始学,却已是晚矣。因而我想着,倒不如我们也学着民间那般开个族学,只要到了年纪的子弟,皆可入学。按照年龄和进度划分班级,先学蒙学,而后读经史。八股文章贺氏子弟不需要学,就改成科学相关。如此一来,便可源源不断为皇家科学院输送人才,德王以为然否?”

    这样的好事,德王自然不会反对。

    其实他都打算自己掏腰包弄个差不多的族学了。但是由他来倡议此事,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没有提上日程。如今贺卿提议,这笔钱由国库来出,再恰当不过。

    “皇恩浩荡,臣替那些不成器的子弟们谢过殿下恩典。”德王立刻道。

    贺卿淡淡道,“好生学着,将来报销国家,比谢多少次恩都强。该给的,能给的,我都已经给了,宗室是否能扶得起来,便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