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历史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在线阅读 - 第六百四十一章 是危机也是机遇

第六百四十一章 是危机也是机遇

    去年开始的极端反常气候,让江西乃至周边一些地方都遭到了严重的干旱,这也给正处于工业快速发展当中的大楚帝国带来了一些阴影。

    不过也只是一些阴影而已。

    大楚帝国可不是前明或是古时候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生产力极为低下,面对天灾统治者纵然有心救灾却也没有足够的能力。

    但是大楚帝国不一样,大楚帝国是一个正儿八经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帝国,大量机械设备的应用,使得大楚帝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虽然大楚帝国还没能解决杂交水稻问题,也没有能够搞定化肥问题,但是生产力的提升依旧给农业带来了极大的助力。

    比如更多,更好的农具,农具作为农业生产里的重要工具,在粮食生产里的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良好而充足的农业工具,可以让农民们同时耕种更多的土地,哪怕是在无法提高单位产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种植更多的土地来提升粮食总产量。

    此外大楚帝国的充足国力,也让大楚帝国拥有了古时候的封建王朝所无法比拟的各项水利设施以及道路等交通设施。

    尤其是水利设施更是遍地都是。

    如今大楚帝国的水利设施,虽然无法和后世相提并论,甚至远远不及,但对比传统封建王朝也是强了数倍不止。

    以这一场旱灾而言,如果放在前明那会,哪怕是明初时期的盛世,没有内乱,朝廷也尽可能赈济,恐怕也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进而导致无数人饿死。

    因为以前明时期的生产力,根本无法阻止大规模的粮食绝产,同时也不可能用便捷的方式把大量外地的粮食运输到灾区。

    但是大楚帝国却是可以!

    之前修筑的大量水利设施,并不是没有发挥作用,相反前些年修建的大量水利设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要不然话今年很多地方就不是减产,而是颗粒无收了。

    依托强悍的水利设施,很多只是遭到普通干旱的地区里依旧能够依靠蓄水库、引水渠等方式保证最基本的农作物的浇灌。

    一些干旱严重的地区里,也能够通过水利设施确保部分农作物的生产,大规模的减产不可避免,但是当地也不至于说全部绝收。

    而在这个时节里,哪怕是保住了部分粮食的收场,那也是殊为难得的,这样也就不用从其他地方大规模调用粮食了。

    哪怕大楚帝国的交通运输方便一些,但是大规模调运粮食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而调运粮食的基础,也是得益于大楚帝国那遍布全国的水利设施。

    大楚帝国可是大的很,虽然赣中那边遭遇严重干旱,但是风调雨顺的地方也不少,尤其是江南以及湖广这粮食主产区,虽然降雨量整体也少了一些,但得益于当地的良好水利设施,基本上不受干旱的影响。

    大楚帝国的农业生产,虽然还不具备完全对抗大规模严重极端气候的条件,但是对于一些寻常的洪涝或干旱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这些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不受影响,那么就能够大量的对外供应。

    按照拟定计划,大楚帝国粮食总公司将会从库存粮食里抽调大量粮食,然后通过水路运往赣中等受灾严重的各地,确保当地的粮食供应稳定。

    只要运输过去足够的粮食,当地有了粮食,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解决了。

    大楚帝国有一整套完善的赈济方案,并且是经过十几年经验总结起来的完善经验。

    各种以工代赈项目将会扎堆一样在灾区或邻近地区里展开,以招募当地民众务工获得收入,再用这些收入去购置粮食公司从外地运输过来的粮食养活一家老小。

    虽然辛苦一些,但是总不至于饿肚子。

    同时罗志学下旨,免多地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的统一农业税,同时对受到一定灾情影响的地区,也实施有限减免农业税的措施。

    尽可能的减轻受灾民众的负担,总不能让他们粮食减产乃至绝收了,还找他们征收统一农业税不是。

    这会让受灾农民们,迅速陷入破产的惨状。

    而大楚帝国官府,就是要尽可能的避免这些受灾农民们破产,帮他们熬过这艰苦的一年,以待来年。

    除了常规的各种赈济措施外,官府组织了一批外地的官办或民办大企业前往灾区定点招工。

    当地粮食不够吃,田地也中不了,外来运输粮食成本太高的情况下,帝国高层也希望让当地的一部分富余人口转移到工业城市里去。

    这当地人少了,粮食压力自然也就小了。

    对这种事,辽东等地广人稀里的企业们最为热衷,尤其是辽东省里的那些矿务企业以及冶炼企业还有机械企业们,因为辽东等东北地区的人口总体不足,他们常年都处于招工困难的情况之下,为了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他们经常会在官府的组织下,跑到关内人多地少,或者是受灾地区里招工。

    虽然招工成本比较高,但是招募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一招募就能够招募很多人。

    除了企业招工外,移民司也参与其中,他们组织人手到灾区里招募大量的移民,或是国内屯垦移民,或是去海外的移民,不管你去国内偏僻地区,还是说去海外领地,移民司都很欢迎。

    对于这些灾区移民,移民政策比寻常移民还要更加优惠一些。

    多管齐下,这一次的大范围干旱虽然严重,但是罗志学认为还是总体可控的。

    对于灾区民众来说,不管是以工代赈还是外出务工,又或者干脆去移民,苦是必然的,但是至少能活下去。

    这种事放在以前的那些古代王朝而言,想都不敢想……甭管君主好坏,甭管王朝清明与否都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哪怕想要救灾,他们也因为生产力的限制做不到这个地步。

    而这,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给大楚帝国,准确的说是给大楚帝国的普通老百姓们带来的最直接,同样也是最大的好处。

    哪怕他们还是处于社会的底层,但是因为生产力的整体提升,他们活下去也就更加容易了。

    这就好比古代人一天累死累活也吃不饱,但是后世发达国家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里的民众虽然天天骂这个骂那个,对各种有诸多不满,但是想要饿死还真不容易……哪怕你没手没脚,孤家寡人一个也会有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不会让你轻易饿死!

    为什么?

    因为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后,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养活一个人的成本已经变得很低,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此情况下,哪怕绝大部分财富都会极少数的人霸占了,但是露出来的一星半点依旧能够养活无数人。

    古代的人们,他们的不满主要是来源于对生存的不满,他们想要活下去。

    后世人的不满,并不是对生存的不满,而是对生活质量的不满,他们想要活得更好。

    导致古时候的人们以及现代人们的需求以及不满有所差异,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变化。

    吃饱饭了,你才会有心思琢磨着住大房子,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等。

    没饭吃的时候,人们是不会去想这些的……

    大楚帝国的生产力距离后世还有千万里,但是对比古代却是又强太多。

    所以也就出现了大楚帝国的社会现状:民众们普遍还在为了吃饱饭而努力,经常还吃不饱,相当多底层民众依旧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但是也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和古代以及后世进行纵向对比,大楚帝国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是你要说和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进行横向对比,大楚帝国能吊打他们!

    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数百万人受灾的情况下,还能够确保民众依旧有饭吃,不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不仅仅没有饥荒,进一步看,反而还趁着这一次机会又在受灾地区的强行来了一拨基础设施升级!

    大量的以工代赈项目在受灾地区展开,受灾地区的民众获得了临时性的工资收入以养活一家老小,官府花了钱但是也省却了出动军队镇压的军费,同时大量的以工代赈项目都是以水利以及交通项目为主,这意味着后续当代的基础设施水平将会持续提高。

    这将会极大的提高后续对抗天灾的能力。

    大楚帝国对抗天灾搞水利设施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除暴的,一个蓄水库不够用,那么就搞两个,两个还不够就搞三个!

    一条引水渠不够,就挖两条。

    一口水井不够,就打两口。

    水车不够用,就弄更多的水车,哪怕现在用不上,但是也可以作为救灾物资进行库存,等来年再用。

    总之就是想尽办法提升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这种办法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花钱……但是这些花费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又不算什么,毕竟这可是一个中央财政收入一亿多的庞大帝国。

    这算多还仅仅是中央财政收入,各地方财政收入还没算呢。

    这一次的严重干旱,除了中央财政直接拨款五百万楚元外,各地一些没有受灾,财政也比较富裕的地方也是协调向灾区捐赠了不少的资金以及物资。

    比如京师应天府,就捐赠了五十五万楚元,此外财赋大省江南,更是一口气捐助了一百万楚元。

    其他各地也有或多或少的捐助。

    最终各地财政捐助的资金总数达到了五百多万楚元,比中央财政的直接拨款还要多。

    这总数上千万楚元的救灾资金,将会用于江西、粤北、福建部分地区还有部分楚南地区的抗旱救灾,还有一部分会用于江北地区的抗洪工作。

    没错,就在长江以南众多地区饱受干旱之苦的时候,淮河以及黄河中上游流域却是普降暴雨……进而导致多地洪涝。

    这一边干旱一边洪涝,让罗志学看了都很无语!

    因为黄河夺淮入海的缘故,安庐、江北、河南等地几乎年年都会有地方洪涝,哪怕大楚帝国费心费力修筑了洪泽湖大堤也无济于事。

    洪泽湖大堤也只能确保江北地区,准确的说是下游地区不出现大规模的洪涝……但是汛期里的水还是那么多……

    每年汛期的时候,黄河以及淮河中上游地区雨水一多,这水最后都会往淮河下游流,而淮河出海流量有限,所以就会有大量洪水不得出,最后淤积,乃至洪涝。

    大楚帝国每年都在修筑各种提拔,从不曾中断过,但是大规模的洪涝虽然没有了,然而小规模洪涝却是每年不断。

    搞到现在,每到夏天汛期的时候,罗志学看到黄淮地区送来的洪涝灾情报告,除非是特大洪涝,否则都已经能够做到面不改色了。

    无他,看得太多,早麻木了。

    今年旱灾和洪涝一起来,搞的大楚帝国的赈济压力比较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直接拨给受灾地区的救灾资金都已经高达千万之巨,这可不算灾区当地自身为了救灾而付出的代价。

    这些拨款来的救灾资金,一部分用于抗旱抗洪,一部分则是用于灾后重建。

    而这两种方式,其实最终基本都是通过以工代赈来实施的。

    抗旱抗洪的主要花费,也是修筑堤坝,引水渠,蓄水库或蓄洪区等等,这些项目基本也是以工代赈的方式来进行的,民众们一边抗灾一边拿工资养家活口。

    灾后重建也差不多一样。

    随着众多的抗灾以及重建政策陆续颁发下去,资金也陆续到位,也让罗志学心安不少,哪怕后续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大体上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了。

    这也让罗志学有闲心去关注其他事情,比如去年就开始的蒸汽机工业化量产应用。

    自从去年皇家理工学院那边搞出来了可堪实用蒸汽机后,大楚帝国的高层就在罗志学的指示下,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的蒸汽机扶持推广政策。

    三家获得了蒸汽机完整专利,并负责工业化量产的机械公司也是各显神通。

    而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后,也相应出了成果。

    其中最快的当属当涂机械公司!

    当涂机械公司位于当涂工业区,当涂工业区又是帝国最为重要的重工业工业区。

    最重要的是,金陵城就在边上,而金陵城作为大楚帝国的首都,也是高等教育最为集中之地。

    皇家理工学院,国子监大学、金陵理工大学、应天大学、金陵高等师范学院均在金陵城。

    要知道,目前的大楚帝国里大学并不多,一共也就那么二十多所四年制大学而已,但是金陵城一个城池就独占了五家之多。

    这还不算在金陵城里的四所军校呢,即培养陆军低级军官的陆军军官学校,培养陆军高级将领的陆军大学,此外还有培养海军高级将领的海军大学。

    最后则是从陆海军军官学校里的军械科系拆分后合并的国防技术大学,这是一所专门从事国防技术类教育以及研究的高等级军校,和陆军大学以及海军大学一样,都归属军务院直辖,嗯,说白了就是归属皇帝直辖。

    至于海军军官学校,因为海军的特殊性,选择了在沿海的吴淞海军基地里办学,以方便进行让学员进行航海学习训练。

    如此多的高等院校云集在金陵城,其他方面且不去说,光是每年毕业的理工科毕业生就不少。

    这些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除了从政从军外,剩下的基本都会进入各大官办企业里去。

    而当涂工业区里的企业,因为靠近金陵城,同时金陵城里也没有什么工业区,所以也就能够吸收不少的优秀人才加盟。

    当然了,其他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会干脆在金陵城里设计研究机构,就地招募人才,但是即便如此,当涂那边的企业还是占据了不少的优势。

    当涂机械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招揽了不少的优秀研发人才,加上公司高层也极为重视蒸汽机项目,因此工业化量产的进展非常快。

    他们一边进行各种试验和研究,一边建设厂房,订购各类的机械设备,又或者干脆是自行设计并制造一些市面上不好买到的机械设备。

    大笔资金砸下去,众多人员也是埋头苦干之下,他们终于是在承顺十七年的七月份搞出来了蒸汽机的生产线,进而制造出来了第一套蒸汽机。

    不是那种实验室里,让那些工程师们手把手搞出来的实验室产物,而是利用生产线,在工程师的带领下由技术工人们用机械设备所生产。

    这意义可比让高等工程师纯手工搞出来的样机大多了。

    要说实验室产物,很多实验室技术到家了其实都能搞,最典型的就是皇家理工学院蒸汽机研究所,人家在十几年前就能够给你手工敲出来一台原始的蒸汽机,只不过没办法实用而已。

    当涂机械公司这边,在过去的半年里其实也在实验室里先后制造了三台样机出来用于各种测试。

    但是实验室产物之所以是实验室产物,就是因为它们没办法进行量产……光靠实验室生产,那成本可高了去,真较真说起来,一台试验用的样机少说也得好几万楚元呢。

    好几万楚元这种价格就太扯淡了,好多中小煤矿的一年产值都没这么多,你让他们卖一台好几万元的蒸汽机抽水……人家宁愿把渗水严重的矿井直接扔了。

    工业化量产的意义并不是性能要有多好,而是要降低成本!

    甚至,当涂机械公司搞出来的样机,在性能上还不如他们之前在实验室里搞出来的那几台样机了。

    之所以性能上有所欠缺,这些都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做出的妥协。

    七月份的时候,这第一台蒸汽抽水机生产出来后,当涂机械公司免费送货,直接给送到了池州煤矿公司的矿山里进行安装,并提供免费安装调试乃至短时间内的维护。

    这其实也不算是全部免费,人家当涂机械公司也是想要借着这几台蒸汽抽水机的实际使用来收集各种数据,为后续的改进提供实际应用数据。

    第一台蒸汽抽水机被安装后,然后启动后源源不断的从矿井里抽出水来后,顿时可就响起了诸多的掌声。

    这台当涂机械公司生产的‘当涂十六型蒸汽机’不是大楚帝国里第一台蒸汽机,甚至都不是第一台拥有煤矿里抽水的蒸汽机,但是它却是第一台工业化量产并实际应用的蒸汽机。

    其实际价值非常大!

    它的成功制造并应用,意味着大楚帝国拥有了大规模生产工业用蒸汽机,并投入使用的能力。

    这对于大楚帝国而言,远远比些许实验室生产的蒸汽机意义更大。

    当第一台当涂十六型蒸汽机成功投入使用后,很快池州煤矿公司去年采购的其他四台蒸汽机也陆续被运到矿山之中,然后安装使用。

    期间其实也出现了不少的技术问题,之前样机进行试验的时候好好的,但是实际应用之后蒸汽机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不过当涂机械公司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直接在池州煤矿公司里派驻了一支工程师团队,甚至都带去了一整套的小型机械设备以及大量的备用零部件,就地解决各种问题。

    解决问题还是其次,重点还是收集各种资料。

    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只要暴露了出来,那么当涂机械公司就能针对性的进行各种改进,然后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

    而池州煤矿公司那边也不吃亏,虽然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是他们之前也和当涂机械公司达成了协议。

    我们第一个吃螃蟹,但是你们要提供保修服务,并且等到改进产品出来后,他们要求以旧换新获得极大的优惠价。

    如此一来,双方也算是合作比较愉快,大量的蒸汽机实际应用所产生的数据,尤其是各种故障数据也是源源不断的传回当涂机械公司的总部。

    随后当涂机械公司的工程师们,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逐步解决,或是换材料,或是改进加工工艺等等,为后续真正的可靠而稳定的蒸汽机量产型号最准备。

    而他们相信这用不了多久!

    技术的大框架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现在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似很多,但都是一些小问题,解决起来看似麻烦,但实际上也用不了多久。

    他们预估,在年底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完成相应的改进,然后开始大批量的生产蒸汽机并全面推向市场。

    (本章完)雨天下雨的老子就是要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