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历史小说 - 绝境求生崇祯帝在线阅读 - 第387章 从挑担子的人里选顶梁柱!

第387章 从挑担子的人里选顶梁柱!

    “经过近一个多月的作战,目前前线的兵马已经收复了平度、莱州、胶州三州,下一阶段、胶东的工作将以恢复治理为主。军令堂这边给胶州派两个保安旅过去,并从那一带再招两旅的士卒补到北直来。政务部门要抓紧向这一带的州县派官吏过去,争取在年底之前将政务架子搭好,明年年中时完成整体接收和改制事宜。”

    “陛下、胶东原有的官吏还是沿用之前改制牟平和蓬莱的办法吗?”

    “太师、朕认为,今年主要更换和增设从七品以上的官员,明年再进行从七品以下官吏的更换。这些州县原有从七品以上的官吏,尽数回京在大学里培训半年,其原有品级一律撤销,按大学学习的情况,结业后授予从八品到正七品之间的官职,其他的官吏明年再议!”

    “现下朝廷收复了整个胶东,基本上和原有的登莱巡抚府的地域相当!是不是要恢复登莱巡抚府?”周延儒这话的意思,其实是想问朱由检是不是考虑将登州知府刘理顺顺理成章的升成登莱巡抚。

    别看刘理顺这人之前以及现在的品级都不怎么高,但这货的政治资历相当硬。硬到什么程度哪?人家是崇祯七年的状元郎,还是朱由检设侍从室之后的首席大秘!对于这样的人,周延儒是当接班人来看待的,让他尽可能的赶紧将品级升上来,是再好不过了。

    “巡抚是省级建制才有的官设,胶东眼下不合适设巡抚府。这样吧、仿照宣密和津遵关的设置,在胶东设特别行政专署,管治现下朝廷掌控的胶东地盘。”

    明朝的巡抚与清朝的巡抚差别非常大,这个差别主要体现在明朝的巡抚府不是按省来设,或者说明朝的省基本上要比清朝的省都大。比如湖北和湖南在明朝是一个省,整个大明只有十三个省而已。由于省太大,为了方便管控,会在一个省内设了两到三个巡抚府。比如陕西省就有三个巡抚府,陕西巡抚府、延绥巡抚府和甘肃巡抚府!而山东是有两个巡抚府存在的,一个是山东巡抚府、另一个是登莱巡抚府。

    “这样也行,胶东行署是否还是按副原有宣密行署设级?”

    “既然说到这里了,朕就一体说说对地方衙门的品级设置的想法。以后、县衙、根据县治大小设为正七品的县和从六品的县,州衙也根据大小调整为从六品的州和正六品的州。府衙则调整为正五品、从四品、以及正四品三类品级府。行署调整为从三品、正三品、从二品三类行署。行省调整为正二品和从二品两类行省,顺天府按正二品行省对待。朕想着明年后还要将朝廷的部级衙门也做调整,分为从二品的部、正二品的部和从一品的部。宣密行署和津遵关行署为从二品行署,新设的胶东行署、以及明年要设的辽南行署按从三品的行署进行配置。”

    古代的品级和后世的官员级别有相应的对照,但也有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从县处级开始,将从品取了之后,便可基本进行对照了。后世是没有明面上的从品这个序列的,当然、实际上还是有潜规则在里边的。同样是高官,大省部和小省部明显是差了整整一个序列,同样的级别,进了班子和不进班子也是明显差了一个级别。对同样称谓的衙门分级分类,一是为了提拔官员操作方便,二一个也是管治方便,可以节约管理成本。

    “胶东为从三品的行署?是不是有些配置太低?”

    “不算低了,就这刘理顺也不能明正言顺的做胶东行署的主官!这样吧,将登州府升为正四品的府,同时登州知府暂代胶东行署的专员,暂管胶东行署一应事务。”

    什么叫不能明正言顺?你之前让宋应升当行署专员的时候,可没说这种话。周延儒饱含深意的看了皇帝一眼,没再说话。很明显皇帝就是不想将刘理顺的级别升上去。

    确实是这样,刘理顺侍从室的经历以及状元的身份让朱由检有些腻歪,若是将他一下子升为二三品的大员,一是会影响朝廷改制的效果,让人得出原来的进士还是很吃香的结论。另一个是让很多人认为进侍从室,就是攀上了升职的天梯。要不是因为刘理顺的这两层身份,胶东行署起码是个正三品的级别。

    朱由检心里甚至还想到要不再调一个胶东行署专员过去,但转念一想似乎也不合适,眼下自己真没多少能用的人,再说人刘理顺的工作能力,也在那儿放着,不能因噎废食。

    “给胶东调过去的官员,当以何方式抽调?”

    “所有州县的主官,必须要有当主官的经历。州衙的两位主官从北直隶和顺天府的县级主官中选。县衙的两位主官,从北直隶和顺天府的镇级主官中选。”

    “陛下、这么做不合适吧?一是这些人跳级比较大,二是对衙门里其它官员不公啊。”

    “没有什么公不公的事,以后这是定制!新复之地的主官,哪怕是从下一个级别的衙门中选官,也得有正经主政的经验,包括朝廷各部在内的其它官吏,要想任主官,先平调或者降一级调到已经平静的地方衙门锻炼两到三年,再视能力往上升。主政一方,哪怕是县、镇级衙门,都是很考验能力的,没有经验和历练是万万不行的。有主政经历,且治绩出众的官员,方是真正的国之栋梁,未来的中枢部门主官,就得从他们中出!之前国朝太注重清贵官和京官,才给天下酿成了大祸。差点让国朝遭遇灭顶之灾,此祸必须要防!”

    重用主政官员,是朱由检特别想推行的治国之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天天的光弄弄文件,出出主意、给高级官员当小使唤,不担责任、不挑担子,这样的人怎么顶大梁?从挑担子的人中选大才,这才是正经的办法。比如当初若是用孙传庭、洪承畴、孙承宗这样的人组阁和正经掌管兵部,情况应该要比现在好!小波不停的绝境求生崇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