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历史小说 - 陛下因何造反在线阅读 - 第486章 你要造反不成?

第486章 你要造反不成?

    毕竟两家相交莫逆,李信并没有立刻就走,在袁府客房住了下来。wap.

    袁可立说话算话,第二日一早便立刻出发,乘坐马车一路向南赶往扬州,若无意外的话,他定然能够在扬州追上皇帝。

    袁枢今年三十二岁,因父亲兵部尚书的身份得以荫官,在户部任郎中,两年前,袁枢母丧,按制受孝三年,等到明年孝满便会归京。

    袁李两家有通家之好,袁枢热情款待李信,邀请他在睢州游玩几日。

    睢州故称襄邑,地处豫东平原,并无风景之胜,唯一能够游玩的便是城北之湖。睢州城北本就地洼,当初修城的时候又取土筑城,形成一处巨坑,大明二百年,黄河数次决口,嘉靖年间黄河水自开封东决口,大水滚滚南下一直涌到睢州,水退之后,在城北形成了方圆近千亩水面的大湖。

    湖周遍布芦苇,湖心有数处小洲,水鸟在湖面上飞翔,看起来野趣盎然。不过李信满腹心思,哪有心情欣赏美景?

    正当李信准备告退之时,突然有袁家仆人来报,归德侯公子来访。

    侯公子名叫侯方域,现户部侍郎侯恂之子,闻听侯方域到来,袁枢很是惊讶,命人接入府中。

    “朝宗不是应该随令尊在京中吗,何时回到了归德府?”给李信侯方域二人相互介绍之后,袁枢诧异的问道。

    “小侄明年要应童子试,故提前回乡也好结交一下归德府少年英杰。”侯方域笑嘻嘻道。

    袁枢和侯恂同朝为官,又比侯方域大了近二十岁,侯方域向来以晚辈自居。

    “既结交归德少年英杰,来找我这老朽作甚?”袁枢笑道。

    “世叔可不老,正当少年时也。”侯方域亦笑道。

    袁枢虽然是荫官身份,但却是能诗善画。其诗文韵致甚高,与董其昌、黄道周、倪元璐、钱谦益、刘理顺、方以智、王时敏、王铎等名士相唱和,风流倜傥名满天下。钱谦益曾盛赞其“负文武大略,博雅好古,登高能赋,可为大夫”。

    侯方域虽然年少,在诗文方面却颇有造诣,对家乡前辈袁枢诗画学问十分推崇,刚回家乡便巴巴地前来拜访。

    “世叔,小侄在回乡途中偶得诗一首,请世叔雅正。”侯方域说着,从怀中取出一页写满字迹的纸,交到了袁枢手中。

    “安得延津剑,划然肃清朗。

    元侯二十四,迹与萧曹仿。

    仗策荡烽烟,名画麒麟上。

    我亦阅修途,努力嗣前响。

    ......

    奔走谒天门,所期奏安攘。”

    “好诗!此诗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真乃上佳之作!”袁枢读完,击节赞叹道。此诗虽然斧凿痕迹较重,但大气庞然,侯方域一个十四岁少年能写出这样的诗,真是才华横溢,可谓少年天才!

    “世叔谬赞了。”侯方域脸上露出得色,口中却谦逊道。

    “世叔守孝在家,不知可有大作?”

    侯方域和袁枢二人就此交谈起来,却把李信晾在一边。袁枢是诗画大家,连董其昌、黄道周、钱谦益都赞誉欣赏其水平的人物。侯方域现在虽然因年少名声不显,其后却被称为明末四公子之一,散文三大家,论名气甚至要超过袁枢。和这二人相比,李信虽然是举人身份,但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远远不如。

    袁枢尚能照顾李信的情绪,时和李信攀谈,不使李信感到冷落,而侯方域年少气盛、恃才傲物,察觉李信文学水平很渣后便不再理会他,只顾与袁枢攀谈。

    “陛下南巡,在山东掀起轩然大波,现在又派平北侯来河南任总兵,不知二位如何看此事?”李信忍不住插话,试图把谈话内容拉回自己熟悉的节奏。

    “陛下乃一代英主,平北侯战功赫赫,其来河南任总兵自然是好事!”被打断了话题,侯方域很是不爽道。

    侯方域之父侯恂去年还在大同任巡抚,孙传庭整顿三边,对侯恂总归没有太过为难,后因攻占漠南蒙古大捷,侯恂负责筹集粮草也算是有功,被调回京里担任户部侍郎。所以,侯方域对皇帝并没有什么敌视,反而因收复辽东平定辽南,视皇帝为一代英主。不得不说,现在的侯方域根本没有政治敏感性。

    “家父已经赶往扬州,想必一切都会好起来,贤弟勿忧虑。”袁枢劝李信道。

    话不投机,李信不愿再留在睢州,当即告辞返回杞县。袁枢苦留之后,只能送别。

    睢州到杞县不过六十余里,李信下午时分乘坐马车出发,中途在邢口驿住了一晚,次日上午便赶回了杞县。

    李家并未住在杞县城中,而是在距县城北二十里的庄园。回到家中,李信向父亲禀告了睢州之行。李精白让李信稍安勿躁,自己毕竟当过尚书,乃是朝廷重臣,想必那平北侯轻易不会对李家动手。

    “父亲谬矣,陛下连亲叔都拿下了,京中勋贵也被杀不少,可见根本是个不讲情面之人,岂会因父亲您当过朝廷重臣而饶恕咱们李家?”李信急道。

    “着急有什么用?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李精白叹道。

    对父亲的保守李信极为不满,但却也没有办法。只能自个回房苦思对策,如何能使李家逃过这一劫。

    谁知道第二天,突然有消息传来,杞县城南宗店有饥民造反,短短两日聚集了两三千人,正向杞县县城攻去。

    李信顿时精神一振,他突然发现一个改变李家境遇了良机,便匆匆前去拜见父亲。

    “父亲,宗店饥民造反您听说了吗?”李信兴奋的道。

    李精白点点头:“那又怎样?杞县城中有军兵数百,区区饥民还打不下杞县城,我李家庄位于城北,和宗店隔着县城,饥民打不到咱家来。”

    “父亲,这是一次改变咱李家境遇的极好机会啊!”李信兴奋的道。

    “孽子,你要造反不成?”李精白勃然大怒。

    李家世代官宦,便是受到一些委屈,岂能走到作乱造反之途?任国成的陛下因何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