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嫡子在线阅读 - 第165章 相亲相爱的大明朝堂

第165章 相亲相爱的大明朝堂

    有了朱允熥开口,心中本就尴尬的李景隆,当即附和道:“刘舍人是前辈,更是朝中宿老,该是刘舍人先说。”

    说完之后,李景隆就开始在心中为自己不断的洗脑,为自己暗自打气。

    刘三吾望了望朱允熥,看着旁边还有李景隆和汤鹊清两人在,心中也是有些尴尬彷徨。

    可一想到那能传播到家家户户的名声。

    他终于是深吸一口气,开口道:“皇太孙,老臣听闻朝中要推行驿站改制,先于直隶试行?”

    自己是在于皇太孙商论国朝社稷之事,绝非是一上来就为了自己的私人之请!刘三吾说完之后,因为年岁而有些发暗的脸上,不由的多了些涨红。

    朱允熥目光一转,嘴角微微一扬。

    这老倌儿也是来求自己,要在那邮票上留下墨宝的事情啊。

    只是这位老倌儿本就不在他的考虑之中,甚至这几日已经在想着朝堂上有些人该是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朱允熥脸上却是笑吟吟道:“刘舍人也知晓此事了?这不还是因为朝中拮据,目下爷爷的万寿节却也要到时候了,内府库整日里到我这里来哭穷,没办法的事情,只能看看驿站这边能不能多些进项,好给爷爷的万寿节办的风光些。”

    刘三吾嗯嗯啊啊的半响,眉头却是默默皱起。

    皇太孙难道是没有听懂自己的意思?

    还是自己说的不够直白?

    他只得是继续说道:“老臣听闻,皇太孙此举已被前朝几位尚书推崇为利国利民的仁政。那邮票新奇不已,小小一张,却是能为朝廷开源,又能惠及百姓。”

    皇太孙啊!咱老头子,都点到这里了,都直指那小小的邮票了,您该听懂了吧!

    朱允熥却照旧是脸上带着笑容:“哦啊!您老是说这件事情啊。不过是些小改动而已,这时候还没推行下去,哪里能知晓了,当真能否成为朝廷的仁政,还是要再看看的。”

    说着,他转口问道:“您老是觉得这件事有何不妥吗?您老在朝多年,若是有什么想法,尽管在这里说来,回头本王便去爷爷那边进奏。”

    ????

    皇太孙怎得又变成数月之前那般愚钝的人了?

    刘三吾听着这话,可是心中焦急如焚,自己要是有想法,大可自己去陛下面前进奏了。

    自己来这里,可不是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啊!

    一时间,刘三吾口舌难开,不知自己如今到底该从何处说起。

    朱允熥心中好笑,低下身子,抬着头看向老倌儿:“刘舍人?”

    刘三吾这时候已经尴尬到脚趾都能扣穿鞋底,他的脸上因为憋气涨红一片。

    在朱允熥的注视下,他猛然抬起头来。

    “皇太孙,老臣听说,不光是陛下,就连詹尚书等人,也都能将自己的墨宝丹青,制在那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之上?”

    朱允熥点点头,仍是不主动说破了此事:“恩,确有此事。”

    刘三吾开口将真正的目的说出:“皇太孙,老臣这些年居中书舍人,潜心圣贤文章、天下至理多年,于笔墨丹青一途,老臣自觉亦有一份造诣。”

    朱允熥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刘舍人是也想在那邮票之上留下墨宝或是丹青?”

    此时,朱允熥目光烁烁,想到了眼前这位最终的结局。

    因南北榜之争,刘三吾偏袒南方学子,那一科朝中录取进士皆为南方学子,从而导致大案爆发。

    随后朱元璋大怒,要求重新录取。

    这刘三吾为了一己之私,竟然是夹带着从北方学子试卷之中,找出的尽是些言辞有失,文章不通的卷子送到朱元璋面前。

    从学问上而言,刘三吾并无缺点,但人生在世总有一份蝇营狗苟,出身江西,身为南方士林三老之一的刘三吾,在洪武三十年的科举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偏袒侧向于南方学子。

    然而,这是君王所不能允许的。

    若朝堂之上皆是南方臣子,会如何?

    朱允熥清楚的知道,不过百多年之后的东林党、楚党等等,可都是南方人啊!

    或许,自己该提前引发南北榜之争,然后再深化推动改革,提前数百年弄出天下诸道各取进士名额的规矩来?

    想到这里,朱允熥目光幽幽的看向面前的刘三吾。

    刘三吾这是已经算是挑明了,见到皇太孙也以问出。

    不由面带尴尬,低声道:“老臣经学一生,如今官至中书舍人,与仕途亦无所求,只求能将老臣这一生经学道理,让世人多多知晓。”

    朱允熥心中想着南北榜之争,心中已经是有了些别的想法。

    他幽幽道:“刘舍人,您老经学道理,朝堂之上大概是无人能及的。但这次在陛下面前,定下的规矩是朝中部堂们的笔墨丹青,这件事情如今也交到了翰林学士解缙手上,目下时间仓促……刘舍人不如去问问解缙,眼下可能给加上去?”

    头疼的事情让解缙去办。

    朱允熥婉言的将这件事情,从自己身上推开。

    随着他这番说辞,刘三吾眼中不由闪过一抹沮丧和失望。

    而这时,一旁已经建设好心理的李景隆,躬身上前。

    他神采奕奕,眼中精光不断。

    “启禀皇太孙,臣有事。”

    朱允熥将刘三吾的事情推到解缙的身上,看着开口的李景隆,当即开口道:“曹国公有何事,在本王这里不必拘束。”

    李景隆当下开口道:“臣是想问问,皇太孙前些日还每每出宫入府,随臣学习兵事,近来臣也知晓朝中诸事繁杂,皇太孙当以国事为重,但这兵事却非一日而成,不知皇太孙……”

    朱允熥目光悠悠的看着面前的曹国公李九江。

    他始终不清楚,这位如今和老四叔的关系如何。

    但心中安分警惕,却始终不曾放下。

    见对方提及自己出宫学习兵事的事情。

    朱允熥当下开口:“进来朝中诸事繁杂,京卫亦是多有调整,本王与曹国公恐怕都没有太多空闲时间。”

    那可是帝师的位子啊!

    李景隆立马开口:“臣不忙!只要皇太孙有时间,臣便是每日入宫来也是可以的。”

    都督府才多少事情。

    便是再忙,都督府里那么多人,事情总是有人去办的。

    自己只要安心守住眼前这位,还用愁着未来?

    朱允熥轻笑着:“国公不忙?既如此,倒是有件事情,或许过几日,可以交给曹国公去办。”

    倭国是个好去处,也是个好安排。

    想到用不了几日,大明就要出兵倭国,但那边情形复杂,朝中总是要派一位得体的主帅过去。

    李景隆这等将门出身的人,精于人情世故,与倭国打起交道来,也最是方便。

    到时候只要再给他配上以为统兵的大将,倭国那边也就无虞了。

    李景隆不想,自己帝师的位子没有稳固下来,皇太孙竟然就要对自己委以重任了。

    他当下喜形于色,眼角余光却是不由的瞥向一旁今天没有达成目的的老倌儿,心中愈是喜悦起来。

    瞧见没有?

    咱老李这才讲做皇太孙的贴己放心人。

    他当下开口看:“皇太孙不论交代何事,臣保证办的妥当,绝不叫皇太孙忧虑!”

    对自己即将被发配到倭国去的李景隆,心中已经开始畅想着,朝中是不是要再起大战,自己是不是要领军出征了。

    朱允熥则是默默的笑着,目光已经是移向了面前书案上那些未曾看完的奏章。

    这是要赶人走的意思了。

    刘三吾今日不曾在东宫这边求得邮票之上留下墨宝,心中已然是沮丧之极。

    东宫这边的意思其实很明白了,说是自己可以去找那翰林学士解缙,但最后拍板子的还不是东宫这位。

    见到朱允熥已经不愿再往下说,他躬身施礼。

    “国事繁重,皇太孙监国,老臣不便打搅,老臣告退。”

    朱允熥低着头嗯了一声。

    站在刘三吾身边的李景隆犹犹豫豫,本还想再与皇太孙说些话,这时候也只能是躬身告退。

    两人亦步亦趋的就要走到门外。

    这时候,屋子里的朱允熥却是忽然开口:“曹国公还请留步。”

    皇太孙还要与我说话!

    听到留步的李景隆,不由的挺起胸膛,瞥向一旁神色黯然的刘三吾。

    随后也不再理睬这老倌儿心中是如何想的,便风风火火的转身再入书房。

    刘三吾这时候心中已经彻底的俱灭,摇摇头,只觉得自己这枯朽之身,到底是不如朝中勋贵来的亲近。

    这时,李景隆已经是折返回了朱允熥面前。

    他分外期待,接下来皇太孙会与自己说些什么。

    朱允熥望着面前神色不加掩饰的曹国公,轻声开口:“听闻,曹国公昔年是与宗室一起长大的?”

    原本以为是要说什么大事的李景隆,张张嘴,随后才反应过来:“是如此,当年父亲常年出征在外,陛下厚恩,赏了臣与宗室在一起玩耍。”

    朱允熥又道:“说起来,曹国公似乎是与四叔年岁相近,在一起的时间也最多。”

    皇太孙这是要让自己去北平?

    李景隆心头愈发疑惑不解,不知道这会儿皇太孙究竟是何意。

    他只得回道:“燕王平素最好武事,臣出身将门,年少时不免与燕王殿下走的更近一些。”

    朱允熥点点头,继续说道:“若是将曹国公调往宣府镇统兵,不知曹国公意下如何?”

    问完之后,朱允熥便目光淡淡的看向李景隆。

    皇太孙当真是要让自己去燕王手下!

    李景隆这时候心中却是犯难了起来,自己去了北平,那可就远离应天了呀。

    这帝师的位子……

    终于,李景隆抱拳躬身:“臣听凭皇太孙吩咐!”

    “听凭吩咐?”朱允熥幽幽的复述了一遍,随后爽朗的笑出声来:“有曹国公这句话,本王便放心了。”肉丝米面的大明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