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历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在线阅读 -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八)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八)

    第八篇《比》文今译与解说

    (原文)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比之自内,贞吉。比之匪人。外比之,贞吉。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比之无首,凶。”

    (译文)

    “八、邦国之间进行结盟,正确。是追根求源的根本原则,以及关乎长久的正确道路,没有害咎。而那些迟迟不来结盟者,是没有好处的。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有了真诚的爱,结盟到一起,没有害处。真诚的爱像缶里充满的美酒那样飘香四溢,最终会使不结盟的邦国前来亲附,这是非常好的举措。联盟之间和睦团结,发展的道路就美好吉祥。即使那些有过错的邦国,也应团结结盟。与外邦也应结盟,是正确的发展之路。彰显团结联盟之策,如同君王狩猎,还留下一面让猎物跑掉,这是网开一面,宽厚仁爱,就会使邦国间的百姓没有戒心,这是正确的路线与方针。结盟之间,若没有推选盟主,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

    (解说)

    “比”之意是指“结盟”,即诸侯国之间,建立一个避免发生相互战争的结盟体。而本篇就是围绕着“结盟”这一命题所展开的论述。

    “原筮,元永贞,无咎”。

    这里的“原筮”,是借筮术语来比喻事理,而不是讲占筮卜问的。借“原筮”来比喻“追根求源”之意。而如今不少译本,把“原筮”译成“再次卜筮占问”,或译成“同时再卜筮”等等。这种译法是错误的,若把《周易》里的文章内容当成卜辞用于算卦上去附会人事吉凶,无疑是笑话百出。

    “不宁方来,后夫凶。”

    “不宁”:不仅。“方”:方国。“后夫”:最后来结盟者。

    可以说本篇的命题就是“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其意是“结盟很有好处,追根求源结盟是长久发展的正道,不仅方国也来结盟,而那些迟迟不来结盟者,是没有好处的。”

    这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呢?这是否是站在周王的立场上来谈结盟的呢?不像。作者是站在众诸侯纷争的历史背景下来谈结盟的。是讲给诸侯国君们听的。是让诸侯国之间走结盟的道路。谁不结盟,就有被瓜分的可能,这就是“后夫凶”的结果。西周后期已是一个诸侯纷争的时代,《周易》作者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作者并不是维护周王朝的利益,而是站在众国纷争的历史背景下谈结盟的道路。作者是站在时代的前沿,洞察社会,面对纷乱的世界,作者在思考着社会的重大问题,如何建立一种新秩序。作者提出的新秩序就是走结盟的道路。

    本篇的中心是讲结盟,是讲邦国之间的结盟,走和平共处道路,这与后来的王权主义是不相同的。战国时期,无论,儒,道,法皆是王权思想的奠基者,是维护王权专制思想的学说者。而《周易》哲学里没有王权专制思想,在面对周王室的衰落,而众多的诸侯国林立的时代,《周易》作者提出的政治主张是国家(诸侯国)间的友好结盟,如同现在国家间的友好邦交,这样才能避免国家间的冲突与战争的发生。这是作者进步的思想观。而本篇内容里,作者已然强调“有孚”这一价值观,如第一与第二自然段里的“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有孚”的含义前面已讲过,是《周易》里构建的一个政治理念,即“爱”的理念。因“孚”的本意是大人抚爱孩子。《说文》里说的像鸟孵卵。鸟孵卵是育子过程有着天性般的精心呵护。父母抚爱孩子也是天性般的一种母爱。《周易》作者把“孚”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无疑是让统治者对待下民要给于真心的爱护。“爱”,确实能成为人世间遵循的普世价值观。让人间充满爱,这个世界不就充满了阳光。上下有了爱,人与人有了爱,国与国之间有了爱,这个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世界了吗?这就是“有孚”理念的含义。所以本篇开篇就是“有孚比之,无咎”。这是说“结盟之间建立起真诚的爱,没有害处。”跟着再次强调“有孚”,并且又用了“盈缶”来比喻。“盈”:充满。“缶”:装酒的器具。“有孚盈缶”,这是用装满美酒的缶来比喻充满着爱,结盟之间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就会使不来结盟的邦国改变初衷,会来结盟的,这就是“终来有它,吉”的含义。跟着作者又论述“比之自内,贞吉”。这是指内部也要结盟。即有关联的诸侯国之间要进行结盟。“外比之,贞吉”。这里的“外”,是指外邦,应是指四夷之邦,非中原的诸侯国。这里的“贞吉”,意指正确又吉祥。这是指对外邦也走结盟的道理。

    “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显比”:指彰显结盟这一正确的措施。如何彰显呢?作者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即“王用三驱,失前禽”。这是用打猎时,还要留下一条道,让猎物跑掉,这叫网开一面。以此来比喻结盟上要行宽厚仁爱之心。这样就会使老百姓没有了戒心,才是吉祥的好结果。“显比”就在于,内外无战争,百姓安宁,天下太平。

    本文最后的内容是“比之无首,凶”,其意是“结盟,要推选出盟主,否则后果就有凶险。”这里的“凶”,是指国家间出现战争。《乾》篇最后出现的是“群龙无首吉”,而此文最后却是“比之无首凶”。一个是“无首”称好,而一个是“无首”称凶。是否《周易》里前后的思想矛盾呢?实则不然。作者的用意是很明确的,其“吉凶”用法是恰到好处。此两处“无首”之意都是与其内容相关联。本篇作者提出的“比之无首凶”,是围绕着“结盟”这一问题而论,在众多诸侯国与方国之间进行结盟,靠什么机制与原则实现呢?光靠“爱”这种理念还是不够的,得有一种机制。作者想到的是在结盟之间有一个“首”,即有“首”来协调,或主持结盟之间的事情。这要的是一个“首”,而不是“王”。这“比”之篇里的“比”之意,说明作者所处的时代已是诸侯纷争的时代了。《周易》作者也不是站在周天子的立场上来写《周易》。即不像《诗》,《书》里那样歌颂西周开国时的文武之王,《周易》里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虽涉及文王及商朝的一些历史事件,那只是一种引典而已。

    这里的“比之无首凶”,是希望有一个推选的盟主主持,来管理这邦国结盟之事。确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霸主,即有了诸侯大国会盟情况。不过那与《周易》提出的“比之无首凶”的理念是本质的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霸主,是靠武力取得的霸主地位。而《周易》里强调的是“爱”在天下,以“爱”去结盟,即和平共处。不是靠武力去争个霸主“首”的地位。《周易》里提出的“首”,是结盟之国推选的“首”。若没有万国结盟之“首”,那么,结果就会出现“凶”。这“凶”寓意着诸侯国之间,永无休止的会发生战争。就会出现以强欺弱,大国侵略小国。这就是作者提出“比之无首凶”的道理。而“乾”篇所讲的“群龙无首吉”与此并不矛盾。这里是讲结盟之国的事情。而“乾”是讲“君子”为政成了气候时,都应平等相处。“群龙”象征众诸侯,各国不分大小,都应是平等的,这才是“群龙无首吉”的含义。

    本篇是承接上一篇里的“开国承家”,即那些众多“国”与“家”者,如何和平发展的问题。作者在此篇提出了“结盟”这一政治主张。《周易》的上下篇文章也是有逻辑关联的。本篇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这符合西周后期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本篇围绕着“比”(结盟)来做文章,是中心明确,思想突出,说理透彻。《周易》一书真乃篇篇都是好文章。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