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历史小说 - 皇明皇太孙在线阅读 - 430 洪武、英示?不,孝康!

430 洪武、英示?不,孝康!

    眼看着就是太上皇的寿诞了,这自然也就是无比重要的事情,朝野上下必须要重视这件事情。

    再者就是如今大明的亲王们,现在基本上都是在应天府了。别管那些个曾经在外就藩的亲王们是如何的想法,他们现在基本上也都是认命了,他们基本上别无选择了。

    作为天潢贵胄,这些个亲王们自然也就是出身高贵。尤其是曾经就藩的亲王们,他们也知道天高皇帝远的乐趣。如果有任何的可能,他们都不希望杯削藩,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去封地逍遥。

    只是很明显,他们现在面对的是一心想要削藩的英示皇帝。面对这一位,一些亲王就算是私下里想要摆一下皇叔的身份,可是真的要是在英示皇帝跟前,一个个的都很清楚君臣有别。

    更何况英示皇帝要削藩,这些亲王们最大的依仗原本应该是洪武皇帝。可是到现在,洪武皇帝都没有任何表态,看起来不只是默认了英示皇帝的削藩,也是比较支持的。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面对英示皇帝他们都不敢说些什么。面对洪武皇帝,虽然这些亲王可能会犯些小错,但是绝对不敢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做些什么。

    就算心里吐槽、不满,可是也只能乖乖的来到应天府。哪怕忧心忡忡,也只能接受。

    按照老朱此前的规矩,亲王每岁朝觐,不许一时同至,这自然就算怕亲王私下串联。但是现在不是这样了,大明的宗室一个个的都是来到了应天府。

    朱允煐这几天也习惯了,因为他的这些皇叔们来朝后,都要先是常服见天子,三叩头不拜。再然后,自然就是在奉天殿见面结束,朱允煐双手执大圭,亲王则换上冕服,这个时候是叙君臣礼,亲王行五拜三叩头之礼。

    只有这样的仪式结束,才是换上常服,这个时候是要叙家人礼了。只不过就算是英示皇帝的皇叔,这些亲王也依然需要行四拜不叩头。朱允煐,自然是坐在正中朝南。

    小小朱一本正经的坐在旁边,一个个青年、壮年的王爷爷都要给他见礼。

    小朱习惯了这些,自从他十岁被封为皇太孙之后,他的那些皇叔们在朱允煐面前就是‘低一头’。而小小朱早早的就被封为皇太子,所以正式的场合,和小小朱很亲近的皇叔朱允熥,也是需要向小小朱行礼的,大家都习惯了这些。

    “十一叔,五叔如今在修书。”朱允煐看着蜀王朱椿,笑着说道,“侄儿曾经和皇爷爷商讨过,咱大明要修一本著作,修一部彰显国威、造福万代的大典。这件事情,侄儿想着也就是五叔和十一叔联手,方能成行。”

    朱椿愣了一下,他虽然只比朱允煐年长三岁,也不算是老朱特别重视的儿子。但是这一位,此前也是和朱允煐见过,也给朱允煐留下非常不错的印象。‘蜀秀才’,这就是老朱对朱椿的称呼。

    看到朱椿还在疑惑,朱允煐说道,“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华夏数千年文明,包揽万象!”

    这一下朱椿有些激动,称赞道,“陛下,如此壮举,非盛世不可为!”

    “是这个理。”朱允煐也不谦虚,笑着说道,“只是这般大事,侄儿也不放心其他人。咱想着的是五叔和十一叔总揽此事,只是五叔如今还在修医术,这件事情还得十一叔多担待。”

    朱椿心里自然是心动的,只是面上谦虚,“臣何德何能,安敢主持此等大事!”

    “十一叔莫要谦虚,父皇在的时候,也多说十一叔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再者十一叔在蜀地多年,教化蜀人、诣讲郡学,多有建树。咱大明诸王,十一叔首屈一指。”朱允煐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说的也是事实,“这事,皇爷爷也知道。”

    这虽然有溢美之词的嫌疑,不过朱椿还是受用,他自认为绝对是贤王,他做的事情确实很多。

    朱允煐开口,对朱椿说道,“若是十一叔同意了,那就让五叔主持编纂《洪武大典》,十一叔监修。其实十一叔也该明白,皇爷爷早年也曾想要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只是没能成行。咱们这些做儿孙的,也该了却皇爷爷心思。”

    朱椿微微点头,老朱曾经想要修书,只是没有那么大的规模。当时的国力也不允许,因为那时候还要修元史、删定礼记等等一大堆事情,大明那时候可没有太多的读书人。

    但是现在看起来就不需要担心这样的一些事情了,现在的大明有着足够的读书人。编纂一部巨著,大明朝现在的国力强盛,而且政治稳定,自然也就不需要担心一些事情了。

    朱椿想了想,随即说道,“陛下,编纂此等巨著,想来不能只是依靠国子监、翰林院。”

    “这个侄儿自然心里有数,所以侄儿的意思,是十一叔召各色人等,不拘翰林、进士或者僧侣等人。文渊阁所有藏书,自然也要参用。若是编纂此书,侄儿的意思也是要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

    谷讲听到朱允煐这么说,朱椿就知道朱允煐是认真的,这个《洪武大典》还真的不能只是依赖一小部分力量。要是没有一个强悍的朝廷作保,根本无法编纂如此巨著。

    “爹。”小小朱忽然间跑出去了,又忽然跑了回来,“高祖父让咱喊十一王爷去乾清宫,你们说太久了,高祖父等不及了。”

    朱允煐顿时黑了脸,说道,“咱和你十一王爷聊得尽兴呢,就不能再等等?”

    朱椿那就叫一个尴尬,他从小到大的,哪敢不听老朱的话。可是现在再看看这个侄儿,面对老朱的话,居然还敢‘讨价还价’?

    小小朱可不会惯着小朱,跑到朱椿跟前,拽着朱椿的手就说,“十一王叔,高祖父令人备了膳,咱们过去。再不去,高祖父就要骂人了,他就要打我屁股了。”

    朱椿连忙说道,“臣不敢。”

    这一位真的是蜀秀才,也特别喜欢儒家。他在蜀地的时候,曾经聘请汉中教授方孝孺为世子傅。虽然方孝孺也曾经是跟着宋濂学习,在老朱心里也是留下极好的印象。但是要不是在蜀王府做事得力,也不至于脱颖而出。

    当然现在的方孝孺是在四夷官,虽然老朱曾经想要将方孝孺留给大朱、小朱重用。不过这一位现在和黄子澄一样,他们有着清名,在士林的名气不错。而且他们的重任不是参议国事,而是教化那些番邦蛮夷。

    这些人能忽悠啊,为大明培养一些公知比较好。当然这些公知,都是要回到他们各自的国家。

    朱允煐看着朱椿,笑着说道,“那咱也跟着过去好了,咱们到时候再聊这个事情。咱还是喜欢和十一叔聊这些,允熥那小子只吃吃喝玩乐、风花雪月,和咱聊不来。”

    朱椿笑着拱手,说道,“吴王淳朴,倒也不是不学无术。臣和吴王也多有书信往来,曾邀......”

    看着表情古怪的朱允煐,朱椿一下子也反应过来了。倒不是说和朱允熥书信往来犯了皇帝的忌讳,而是朱允熥是有前科的,喜欢到处乱跑的。

    大明朝第一代希望不遵皇令擅自离开皇帝的亲王是曾经的吴王、现在的周王朱橚。而现在第二代吴王出现了,又是一个曾经到处乱跑的性子,看起来‘吴王’不只是老朱曾经称帝前的王爵封号,这个封号也代表着‘过于自由’。

    小小朱在前面带路,朱允煐和朱椿边走边聊,看起来还是很投契的。

    “英儿,你和咱的蜀秀才还没聊完?”乐呵呵的老朱看着进入乾清宫的几个人,笑了起来,“咱再不让人过去,估摸着你们都不用用膳了。”

    朱椿立刻跪下,感情充沛,“儿臣叩见父皇!”

    “起来!”老朱摆了摆手,说道,“又不是在朝堂上,学学你那个侄儿,他最是不和咱客套。你这小侄孙也成,整日和咱没大没小。咱啊,是给这父子两个磨得没了脾气。”

    这似乎是在抱怨,但是朱椿可不傻。这可不是老朱在说小朱和小小朱不孝顺,这是毫无掩饰的在表达着老朱的欣喜和亲昵,朱椿自然也是想都不敢想这样的待遇。

    老朱看了看朱椿,说道,“你和英儿,是在聊些什么?咱看前几日你几个哥哥回来,他也就见了面、聊几句,哪像现在这般聊了许久?”

    朱椿赶紧说道,“儿臣和皇帝陛下在聊大典之事。”

    “那成,这事是得咱蜀秀才来做。”老朱笑了起来,说道,“到时候咱给提个名,就叫《孝康大典》!”

    朱允煐直翻白眼,他本来是想着要叫《英示大典》,谁让这是朱允煐在位时编纂的,用他的年号没问题。但是想了想,还是给老朱面子,毕竟老朱打的基础好。

    可是老朱这边倒好,想到他最爱的长子没有登基称帝,心里就不得劲。《孝康大典》,这也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孝康皇帝朱标,那可是大明最有文名的皇帝!我喜欢的猪头的皇明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