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历史小说 - 皇明皇太孙在线阅读 - 608 一切为了发展

608 一切为了发展

    户部尚书郁新这段时间很警惕,他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要遇到一些大事。都已经感觉到有些精力不济想着要急流勇退了,他自然是希望站好最后一班岗。

    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些纰漏,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落得一个晚节不保的下场,这样的损失实在是太惨重了,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如果是在洪武朝,郁新大概是不会有这样的一些心思。当洪武皇帝的臣子,要么是老死任上,要么就是病死在任上。

    当然其他的可能性也有,比如说卷入胡党,或者是其他的案子,可能是满门抄斩,也可能是剥皮充草。想要告老还乡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是无比奢侈的。

    就算是当年的刘伯温看似急流勇退,但是刚刚告老后就被老朱找到理由召回应天府,还要入京谢罪。

    相比起洪武皇帝,英示皇帝虽然也严苛,不过没有洪武皇帝那么霸道、嗜杀。有功之臣要是想要告老还乡、颐养天年,还是有着一定的可能性。

    郁新现在只是希望自己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样就可以体面的告老。再加上培养了夏元吉,以及这些年的功劳苦劳,说不定还可以给子孙留下一些遗泽,让子孙们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现在必须要盯好大明朝的国库,也需要据理力争,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尤其是需要小心严震直,陛下的这位心腹虽然也年纪不小了,但是依然有着雄心壮志,说不定也是想着在任上再做一件大事。

    郁新想着的是告老还乡,想着的是颐养天年。而严震直可能在想着的,那就是留下一些功绩、遗泽后世。

    严震直想要得到好名声、像要做些大事,那自然不要紧,那是严震直对个人追求,那是他的抱负,郁新实际上还挺佩服严震直对雄心壮志。

    可是严震直如果一直都是盯着户部的钱袋子,那就由不得郁新不紧张了。治理黄河那可不是一般的事情,更何况现在对英示皇帝也是能花钱的主,当然需要谨慎些了。

    英示皇帝想要治理黄淮的心思,看起来不再是秘密了,此前虽然有着一些传言,但是很多人也都是觉得那也就是传言而已。毕竟治理黄河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

    先不说现在严震直看起来活力满满的,本来工部就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能工巧匠不少。参与过或大或小水利工程治理、修建的官员,同样不算少。

    本来到了春天,大家都知道这个季节需要重视春耕,也确实需要更加重视水利。

    但是现在呢,工部那边的一些官吏,除了日常维持工部运转之外,有心人也看出来了很多擅长治理水利的官员,纷纷留在了工部,或者开始返回应天府了。

    这就算得上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了,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多想一些了。看起来陛下有意整治黄河的传言,这显然不是空穴来风了,说不定很快就要明朗起来了。

    其实这段时间,不只是工部在行动,吏部实际上也是在行动。

    作为掌管着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的衙门,吏部的权力很大。但是现在,据说一些治水有功、擅于兴修水利的地方官,也开始了一些任免。

    这显然就有那么一些不寻常了,再加上此前工部的动静,自然也就更加说明有些反常了。

    郁新忍不住咬牙切齿,吏部主官可是茹瑺,那是天子的昔日伴读,比严震直更早投身在当初的皇太孙麾下。这些天子的昔日潜邸老臣,哪怕看似平常不太往来,可是在很多的事情上,也算得上是同气连枝的。

    这算是有惊无险的再次结束了一次早朝,郁新抹了一把虚汗,看起来一切正常。关于黄河的事情,暂时没有在朝堂上提起,看起来还是风平浪静的。

    只是回到了衙门的郁新很快心就再次揪了起来,翰林院那边也是开始听候差遣了。开始不断的整理历朝历代治理黄河的信息,这一趟不再是单纯的供皇帝览阅,开始往工部送了。

    这一下大家大概也看出来了一些事情了,治理黄河的前期工作这是没有高调展开。但是不管怎么说,好像也确实开始了这么一件事情了,大家都不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郁新现在只能在祈祷,祈祷着英示皇帝也就是一时间心血来潮,只是想要看看信息。

    或者是大家开始准备起来,发现其中的难度实在太大,所以要知难而退,不再考虑治理黄河。

    不是郁新没有远见,他也知道治理黄河利国利民。可是国库里的那么点钱粮,看似是够了。可是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要是治理黄河的话,那就要入不敷出了。

    大明朝的国库好不容易才宽裕了一点,要是现在再治理黄河,不用多想肯定立刻捉襟见肘,到时候说不定就要再起一些波澜了。

    说不定陛下会去找一些贪官污吏,或者地方的一些士绅大族,到时候抄家什么的,就是一大笔进项,可以补贴一下国库用度了。

    这样的事情在洪武朝没少发生,当国库明显入不敷出的时候,除了常规的赋税之外,肯定也是需要有着一些其他的办法来补贴一下国库,大家对此也不会觉得奇怪。

    很明显,郁新不希望在自己打算急流勇退的时候再出现这么一点波澜,他还是想要安安稳稳的退下来。

    实际上郁新也很清楚,一旦国库那边入不敷出,一些士绅可能要倒霉。而他这个主管国家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想要在这个时候平稳的退下来,那是更加有难度的事情。

    在这样的时候,皇帝很有可能拿户部尚书的官帽或者人头祭旗,很有可能就是用一名重臣的脑袋来平息很多的物议。

    这已经不只是自己能不能风风光光、平平安安退下去的事情了,这甚至可以说是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关系着自己满门上下的性命、富贵了。

    郁新觉得自己现在需要更加紧张,朝廷的收入大增不假,只是现在还是赶紧准备一下。绝对不能让陛下找到任何发飙、责难的机会,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留下任何的把柄。

    郁新这边的内心戏,对于伟大的英示皇帝来说,自然是不值得关注的,甚至朱允煐根本就不在乎郁新在想些什么。

    相比起老朱,朱允煐算得上比较宽仁的,但是这个宽仁也是相对有限的。

    为了一些自己的计划,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朱允煐实际上也不在乎什么公平等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朱允煐很多的时候也会选择性的牺牲一部分的利益,甚至牺牲一些人。

    都说慈不掌兵,要是皇帝一门心思的想着绝对的公平,有些事情显然也是根本办不成的。这一点朱允煐一直心里有数,所以说他铁石心肠也不为过。

    朱允煐写好信,递给王承恩,“给开平公送过去,莫要有太大动静。”

    王承恩自然也明白了,这说不定就是一些个文官知道了可能要群起激愤的事情。所以还是低调一点的送去开平王府,英示皇帝的大舅这些年没少替陛下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这件事情王承恩知道,很多的勋贵都知道,甚至不少的文官也都知道。

    但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人都选择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或者是想要说些什么,也发不出声音。

    既然是需要治理黄河,那自然也就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哪怕可以征调徭役、发动民夫,甚至很多的劳改犯也有了新的‘工作’。

    但是有些活还是比较危险的,这样的浩大工程肯定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一些死伤。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允煐依然不会心慈手软。只不过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一些自愿来到大明参与建设的外族,那就可以给与他们一些艰巨且危险的工作了。

    要是他们能够发挥出色,要是他们能够幸运的活到最后,说不定还可以在大明得到一个身份,可以在大明扎下根来成为大明王朝的子民。

    对于这样的外劳务工者,朱允煐该心狠的时候肯定会非常心狠。但是该给与仁慈的时候,还是会稍微的有着那么一些仁慈,这并不矛盾。

    南洋那边可以来一些人,现在开春了,对于南洋来的一些野人来说,在大明也不会太难熬。

    高丽那边一些被俘的军卒,也是需要好好的安排安排。留下来他们,到底是打过仗的青壮,这也会成为一些不稳定因素。分化瓦解自然是一个选择,当然一了百了也是一个选项。

    不过朱允煐觉得那其实不算最好的选择,考虑到高丽即将被分封,现在的高丽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和财富。所以大明朝在给与封国支持的时候,也需要得到回报。

    这些军卒就不错,青壮可以被驱赶去黄河大堤干活,这样不只是以赎他们这些年的罪孽。也是为他们的家人造福,在大明干活,也可以让大明朝给与更多的资源到高丽,帮助高丽恢复民生。

    实际上东瀛那边也可以考虑,只是不知道四叔他们愿不愿意。毕竟东瀛战乱了好些年,不少所谓的武士要么成了浪人,要么就是被收服了。

    说到底就是东瀛现在也缺人口,相比起高丽,东瀛确实更加的荒僻。

    劳动力严重不足,朱允煐也只能在这个时候想些其他的办法了。至于史书上会留下什么样的记载,或者后世会不会对朱允煐口诛笔伐,朱允煐一点都不在乎那些事情。

    将黄河治理好,这是朱允煐认为真正造福子孙的事情,这些事情他乐意做。如果大明朝的子民不够用,那就想办法从周边招募一些劳动力了。

    不管是怎么招募来的,这些人可以给大明带来不少的帮助,这才是最重要的。

    交代了王承恩一封信,让常茂去做一些脏活,朱允煐看起来心平气和,内心没有半点的波澜,还是继续平静对批阅着奏章,就是这么的简单。

    大明朝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朱允煐根本就闲不下来。哪怕还需要继续考虑黄河的事情,但是不代表其他的事情就可以被忽略。

    大明朝的宏大船队还在继续,迟早是要下西洋的。要是可以的话,朱允煐还是很希望开始地理大发现。称霸全球什么的就算了,现在很多的生产力水平跟不上,大明也没办法完全治理。

    但是如果能够从美洲带回来玉米、土豆、辣椒等等作物,朱允煐肯定会是非常高兴的,那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虽然大明朝的水师不断下南洋,积累了不少远洋的经验。可是要说去往美洲那个方向,那就几乎没有什么经验了,最远也就是到了东瀛而已。

    地理大发现不需要太着急,可是关于摊丁入亩这项政策的继续推行,朱允煐一直都没有忽视。去年虽然有着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是也只是小范围的试行。

    现在还需要继续积累经验,然后慢慢的在整个大明推行,这段时间朱允煐自然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包括银行,虽然相比起摊丁入亩要稍微的早一点出现。不过这也是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推广,这件事情也是朱允煐认为不能有任何松懈的。

    “这些事情都做好了,到时候咱大明的户籍制度,就要改了。”朱允煐揉了揉眉心,说道,“现在的政策对于百姓的绑定太厉害,基本上让他们无法离开家乡。但是摊丁入亩了,也该稍微解放生产力了。”

    这么一想,朱允煐也有点哭笑不得,老朱当初制订的很多政策,朱允煐这边都是要改动,甚至推翻。

    也不知道老朱会不会心塞,他认为的可以传承万世的政策,很多都是让他最骄傲最满意的宝贝孙子不断的否决。

    万世之策是不存在的,改动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大明需要更好的发展!我喜欢的猪头的皇明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