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工艺强国在线阅读 - 第158章 价值交换

第158章 价值交换

    班子里的其他成员都对这件事颇有微词,但方翰民认为袁局长不会让红星制药厂吃亏,毕竟他在基层单位待了多年,岂能不顾及自己的名声?

    事实上,班子成员的担心也可以理解,但方翰民的分析更符合实际,作为政府机构,无论市工业局还是城建局,每年的经费都是按照人头和业务量由财政拨款,职工们的住房福利均由上级机构统筹考虑,他们不可能有额外的资金用于自建住房。

    不过,政府职能部门都有一定的权力,市工业局只需找个理由,适当下调管理费缴费比例,每年就可以为红星制药厂节省大笔经费。城建局在做城市规划时,本来计划把红星制药厂的职工住宅建设用地,规划在城郊结合部,听了老袁的建议,他们的胡局长才最终拍板,决定把现在这块地给红星制药厂修建职工住宅。

    “不就是十二套住房嘛,即使两个职能部门不出建设资金,以老领导对红星制药厂的情怀,市工业局也不会亏待咱们单位。至于城建局,如果当时决定把职工住宅建设用地规划在城郊结合部,咱们要不要?如果不要,尽管单位不缺建房资金,仍然解决不了职工住房问题,现在这块地,如果要论价值,比城郊结合部的地价高多了,大家想一想,城建局为什么要这么做?”方翰民分析道。

    尽管穿越者从未跟政府部门打过交道,他可不是书呆子,情商也不低,而且从高中到大学阶段,虽然政治课程不是他的强项,但他对政治经济学常识并不陌生,他懂得价值交换的道理,特定情况下,交换不一定完全等价,但交易双方必须有价值,否则,交换就不能发生。

    上午从老袁那里听说了这件事,方翰民就一直在想,老领导对职工住宅建设用地如此上心,也许完全是因为他对红星制药厂怀有深厚的感情,但城建局把区位这么好的地块,规划给红星制药厂修建职工住宅,动机就不一样了。

    听了方翰民的分析,主管财务的周副厂长好像突然想通了,“嗯,有道理!刚才我的担心完全多余。就凭老厂长的为人,他不可能做出对不起红星制药厂的事,城建局把位置这么好的土地给咱们修建职工住宅,红星制药厂有所回报,也属人之常情。”

    其他人也点头认同方翰民的观点,在跟市工业局和城建局合建住房这个问题上,与会的班子成员达成了共识(主管生产的王副厂长除外)。

    为了尽快启动住宅建设项目,接下来,方翰民宣布成立一个住宅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基建后勤的梁副厂长出任组长。

    话音刚落,老梁马上拒绝道:“这是红星制药厂有史以来最大的基建和住宅建设项目,为了使项目得到顺利推进,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很有必要,但我不适合担任组长。”

    这话出乎方翰民预料,“你不适合担任组长?为什么?你本来就是主管基建的副厂长,你不适合谁适合?”

    “我的意思,这么大的基建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涉及大量建材的供应采购,还有施工队的选择,哪一步都需要严格把关,你是红星制药厂一把手,我觉得应该由你兼任这个组长。”这番话并非完全出自老梁的真心,他这是以退为进。

    基建项目,尤其是大型基建项目,如果把关不严,里面确实有不少空子可钻。老梁心知肚明,他在红星制药厂管了多年基建,这个组长非他莫属,他先把事情摆出来,试图堵住大家的嘴,免得以后有人说闲话。

    方翰民不知道老梁藏着这种心思,他非常坦诚地说:“开什么玩笑!我只懂制药科技,对基建一窍不通,让我这个外行管基建,不是让我难堪吗?你就不要推辞了,还是你当组长,尽快把项目开展起来,争取年底竣工。”

    “方厂长,要不由你挂帅,你当组长,我当副组长,就跟现在的厂级领导班子一样。”老梁知道方翰民不懂基建,但想让方翰民为他做挡箭牌。

    “不不不,这么多行政事务和技术中心的工作就够我忙了,哪有时间顾得了基建方面的事?”

    因为早就看出了老梁的心思,总工程师老夏不动声色地说:“我提个建议吧,就像方厂长所说,梁副厂长本来就负责全厂基建工作,这个组长理应由你担任,为了帮助把关,我提议主管财务的周副厂长出任副组长。这么大的基建项目,由分管基建和财务的两位厂级领导挂帅,实施起来一定会更加顺利。”

    这是老梁最不愿看到的结果,还没等他提出不同意见,方翰民便率先表态:“由基建和财务方面的两位主管领导挂帅,夏总这个建议太好了!就这样定了吧,会后希望两位组长制定一个项目实施计划,尽快跟城建部门对接。”

    让老周担任基建项目副组长,显然是对老梁的工作进行监督,他在心中叫苦不迭,看来,他以退为进的策略,反而弄巧成拙了。

    事已至此,除了接受领导班子的决定,老梁别无选择。

    ......

    实验中心提前开展的原料研制试验,在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之后,现已取得很大进展,负责原料的课题组先后研制的两种原料,在三月底都拿出了一定数量的样品,这让方翰民大感欣慰,他跟技术中心的两位副主任商量后,决定在进一步完善原料制备工艺的同时,立即开展专利药物仿制试验。

    这种专利保护即将到期的仿制药物,是一种二氢吡啶环结构对称的钙拮抗剂,国外在七十年代中期开发成功,并在临床上表现出很好的疗效,到了八十年代,成了国内外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首选药物。

    为了统筹推进配套原料和仿制药物的开发进度,方翰民给他的两位助手,也就是技术中心的两位副主任分配了任务,郭鹏基础理论扎实,喜欢钻研问题,适合带队搞科研,让其兼任仿制药物课题组组长,可谓人尽其才。

    从一车间调到技术中心当副主任的徐辉,擅长组织生产管理,让他适时介入原料研制课题组的工作,等制备工艺在实验室完善以后,正好由他组织中试和原料生产。

    虽然技术中心是正科级单位,但中心主任之职由一厂之长方翰民亲自兼任,尽管他的两位助手在称呼上被叫做副主任,但郭鹏和徐辉却是名副其实的正科级领导。不要说方翰民的兼职,仅就郭鹏和徐辉这两位正科级副主任,技术中心在红星制药厂的诸多机构中,就显得非常特殊。

    但是,这么特殊的机构,除了考勤员,竟没有一个全脱产干部,方翰民不仅要兼顾全厂的行政工作,还要对技术中心的业务进行全面指导,因为他才是技术中心的主心骨。两位副主任中,郭鹏本身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现在又要兼任仿制药的课题组长。徐辉主管中心的党群工青事务,但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组织几种原料的生产。

    对于方翰民身兼数职,熟悉他的人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技术中心两位副主任这么做,有些人就很不理解,“一个中层干部,虽然有个官衔,说起来到底还是个副主任,无职无权,干嘛一人要干两个人的工作,图什么呀!”

    “人家在厂长身边工作,为了给方翰民留下好印象,总得有所表现,为将来上升打基础嘛!”

    “还能升到哪儿去?难道他俩想当副厂长?那得等现在班子里那几位退休以后才有机会。”......

    这些议论很快就传到郭鹏和徐辉耳朵里,他们一笑置之,说实话,如果为了名利和工作清闲,他们不会选择跟方翰民在一起共事,因为大家都了解方翰民的工作作风。

    郭鹏当时愿意留在技术中心,完全是他的性格使然,他喜欢钻研技术问题,从内心非常佩服方翰民的技术水平,他很希望从方翰民这里学到更多的制药科技知识。

    徐辉是个认真干事的人,他不喜欢夸夸其谈,自从第一次跟方翰民接触,他就为方翰民那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所折服,去年底调整部分中层干部岗位,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宁愿到技术中心跟方翰民一起受累,也不愿继续在一车间管技术,享清闲。

    有这些志同道合的同事,令方翰民十分欣慰,工作上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他也少了很多顾虑,所以,他让郭鹏和徐辉到课题组兼职,两位助手没有任何怨言。

    为了开展仿制药物试验,方翰民吩咐郭鹏课题组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如今,负责原料的课题组已经制成了两种关键原料的样品,郭鹏和他的同事们按照事先拟定的试验方案,顺利将试验开展起来。

    这种钙拮抗剂降压药的合成工艺并不复杂,因为是第一次试验,方翰民和郭鹏不仅一直坚守在试验现场,而且关键步骤都是亲自动手操作,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得到了第一批试验结果。

    方翰民反复观看面前的样品外观,又闻了闻气味,脸色逐渐阴沉下来,并摇了摇头。

    看着方翰民失望的神情,郭鹏内心也有点紧张,“方厂长,怎么啦?”

    “结果非常不理想!”方翰民把面前的样品推到一边。

    “结果不理想?还没做检测呢,何以见得?”

    “不用检测了。文献资料记载,这种钙拮抗剂原药,应该是黄色或微黄色结晶颗粒物,具有轻微的芳香味,你看这外观,是正常的结晶颗粒吗?你再闻闻,是什么气味?”

    郭鹏对着样品端详一番,又拿起来闻了闻,马上皱起鼻子,“嗯,这气味确实不好闻。可是,咱们的试验方案跟原专利几乎完全一致,问题出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