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历史小说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在线阅读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69节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69节

    朱襄道:“不是什么危险的事,就找人来写些故事,不需要人保护。”

    蒙武立刻道:“我在门外听你说要写凡人斩神的故事?给我也来几个!”

    “有,都有。”朱襄哭笑不得。

    这个时代的人应该特别尊敬神灵,祭祀都特别用心,很相信鬼神之事。

    可怎么一说到斩神,他们都如此兴奋?

    看来华夏族向上天挑战的习惯,又是刻在祖传血脉里的东西。

    祖先真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随随便便往血脉里刻。

    “不过政儿,你不能这么容易就被你舅父糊弄过去。”蒙武把嬴小政送回朱襄怀里,不怀好意道,“你知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有多憔悴吗?如果不是强迫他休息了一段时间,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骨瘦如柴,走路都摇摇晃晃的病弱舅父。你一定要好好惩罚他,让他以后再也不准做这些会让他有很重负担的事。”

    “啊?舅父都瘦得像阿父了?”嬴小政瞪圆了眼睛,“舅父!”

    朱襄:“?”

    对公子子楚了解不深的李冰:“?”

    朱襄赶紧道:“我倒不至于弱到夏同那地步,政儿别信!”

    嬴小政搂着朱襄的脖子使劲晃:“舅父!你怎么能这样!”

    蒙武拉起不算很熟的李冰就跑,贴心地把门关上,留舅甥二人慢慢聊。

    李冰疑惑:“怎么了?”

    蒙武乐道:“政儿那念叨人的功夫完全继承了朱襄的教导,朱襄至少要听一个时辰的训斥。”

    李冰担忧道:“政儿会口干。”

    蒙武更乐了:“朱襄会照顾政儿。他一边听政儿训他,一边还要照顾政儿,嘿。”

    李冰哭笑不得。

    在朱襄离开咸阳的时候,蒙武曾来相送,他也在那时认识了蒙武。

    但没想到,蒙武私下是这个喜欢看朋友笑话的性格。

    不过朱襄的友人,很难不去看朱襄的笑话。因为朱襄非常擅长逗笑朋友。

    “照顾政儿辛苦了。”蒙武自来熟道,“听说政儿在成都帮朱襄处理政务?朱襄又压榨政儿。”

    李冰不好意思道:“是我忙于治水,让政儿暂代郡守。政儿做得非常好。”

    蒙武对李冰更加熟络了:“你如此信任政儿,看来朱襄和你感情很不错。来来来,和我多说说朱襄和政儿在蜀郡的事。”

    李冰从善如流:“好。”

    通过“朱襄”这根纽带,他大概又要多一位挚友了。

    朱襄的朋友都相信,能和朱襄成为朋友的人,一定是值得结交、能够托付信任的人。

    楚国受离间计的挑拨,影响比李牧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李牧本以为楚国很快就会派兵试图夺回鄂邑,他需要和楚国再进行几次大战,让楚国放弃拿回鄂邑。

    没想到,楚国居然安分了很长时间,李牧在鄂邑等到了蒙武,等到了李冰,都没等到楚国人来抢回鄂邑。

    李牧第一次在战略的问题上怀疑自身。

    他的判断居然会出问题?!

    李牧此刻想起了和白起喝酒的时候,白起感叹曾经在长平战场上吃的亏。

    当时白起难得露出了后怕的神情。

    现在李牧就遇上了这个窘境。楚国居然比他预测中的要蠢许多,让他前期做的那些准备都白费了。

    不过他比白起好,至少没有危险,只是惋惜浪费了很多物资而已。

    李牧之后才得知,楚王不是不想出兵,只是贵族们都在观望,为谁领头而吵了起来。

    秦国新型舟师的名声越传越可怕,让楚人心生恐惧。

    再加上朱襄伐山破庙的事,鬼神信仰很深厚的楚人以为,李牧的舟师可能借用了鬼神之力,朱襄杀山野小神是为了把神灵当祭品,为李牧的舟师提供力量。

    这个传闻真的很离谱,但楚国人就是相信了。

    楚王和各大贵族都召集了巫觋和方士占卜,巫觋和方士都这么说。

    李牧思索之后,认为楚王和楚国贵族肯定不是真的信了,而是他们需要给这场大败找一个借口。

    自己虽然在与匈奴战场上扬名,但七国人不一定看得起匈奴,认为对战蛮夷,“我上我更行”。李牧没有在与他国对战中有过战绩,又是个年轻的将领,自然容易被人轻视。

    再者他刚刚从赵入秦,按理说不一定指挥得动秦人的兵。所以他迅速击败楚人宿将,楚人一定很难接受这个事实。秦国舟师又过于强大,种种传闻让他们不敢置信,心生恐惧。

    这时让他们相信是鬼神相助,比让他们接受秦国真的有了一支强大舟师和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将领,更让他们心安。

    但他们把鬼神相助的势架起来之后,就算最上面的人不信,其他将领和兵卒会信。

    他们需要派人来试探自己,但谁都不想当这个试探的人。

    再加上楚王和大贵族刚刚中了离间计,间隙没有那么容易修复,商量出兵的事就拖了更长的时间。

    楚人还在争吵的时候,秦国关中的支援来了,蜀郡的支援也来了。他们一看,要再开战就是冲着秦楚大战去了,便更不敢轻举妄动。

    “白公把他们打怕了,哪怕秦国在三晋之地分不出身的时候,楚国也不敢出兵。”蒙武对无聊至极所以也来看政儿的李牧道,“楚国就这样,就像是被白公打断了脊梁的猛兽,虽是猛兽,也与家畜无异。”

    蒙武毫不掩饰自己对楚国人的轻视,哪怕楚国外戚在秦国身居高位。

    朱襄有些不敢置信蒙武对楚人的评价。

    不是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很坚韧很凶悍吗?

    他回忆了一下这个时空楚国在白起伐楚后做的决定,挠了挠脸颊。唉,还真是。

    其实原本历史中,楚国也差不多,被白起打怕后就基本一蹶不振,看到机会也不敢攻打秦国。

    当时秦国长平之战虽然获胜,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邯郸之战,秦国更是损失惨重,把打来的三晋之地都吐了出去。

    但楚国完全不敢趁着秦国失利的时候夺回失地。

    秦昭襄王晚年昏招频出,秦国又退回了函谷关中,但从楚国夺来的地仍旧在秦国的控制中,秦昭襄王死的时候,秦国的版图还是扩大了不少。

    按理说,楚国的失地是“祖地”,在这个非常重视祖先和祭祀的时代,楚国肯定应该看准机会就出兵。所以说楚国被秦国吓破了胆,的确没有说错。

    之后楚国的胆子,大概是从昌平君背叛秦国,导致秦军伐楚失利后练了出来。

    现在这个时空,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不算太大,白起活着,邯郸之战没有发生,秦国正是最强盛的时候,楚国就更不敢与秦国敌对了。

    反正曾经的都城都丢了,祖陵都被烧了,再丢一个曾经的陪都也没什么。这个陪都还是春秋时的,很早了,可以丢。

    朱襄想通之后,笑着把自己的分析说出来:“李牧,看来你期盼的楚国人送军功的美事,不会实现了。”

    李牧平静道:“他不来,我就去。我会沿着长江而下,如果楚人一直不出兵,那我就和他们划江水而治。”

    “划江水而治?”朱襄疑惑,“怎么个治法?”

    李牧手指沾了杯中温水,在桌面上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弧线:“江水以北归楚国,江水以南归秦国。”

    蒙武:“噗。”他把茶水喷了出来。

    李冰用衣袖掩着嘴咳嗽。张若忍不住按压着自己的太阳穴。

    只有朱襄和朱襄怀里的嬴小政啪嗒啪嗒鼓掌:“好啊好啊,之后我们北伐,攻占中原!”

    李牧露出浅笑:“是,下一步北伐。”

    蒙武擦着喷出来的水道:“你、你真是疯子!”

    李冰咳嗽:“北、北伐……”

    张若不断念叨:“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朱襄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有这么惊讶吗?不就是划江而治,北伐,哈哈哈哈,对不对政儿?”

    嬴小政抱着手臂道:“对,不惊讶,我老师肯定做得到。”

    那可是我的老师!

    ……

    咸阳宫,秦王再次遭遇震撼。

    “朱襄、朱襄他被人祭气到,亲自上战场,还放言非秦王敕封的神灵都是妖魔?”老秦王脸部疯狂颤抖,脸上的褶子都快抖下来了,“敕封神灵?”

    太子柱结结巴巴道:“君、君父,你敕封吗?”

    老秦王犹豫了许久,道:“会不会太狂妄了?”

    太子柱深呼吸,差点晕倒。

    看这个朱襄做的什么事啊!居然能让我无敌于世间的君父说出“会不会太狂妄”的疑问!

    第97章 猪油酸菜面

    朱襄的提议,当然不止是“敕封神灵”这一句话,他给出了一个秦王难以拒绝的原因——从敕封神灵来奠定秦国统一的合法性,达成思想的统一。

    这件事在后世的历史中经过了多次验证,第一个做的人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为了达成真正的大一统,不仅“书同文车同轨”,还多次巡游天下,祭祀各国神灵。

    他巡游天下,并不仅仅是监督六国旧贵族,也不仅仅是求仙问道。

    这时候讲究“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秦始皇东巡泰山,南巡云梦泽,将从中原到楚地各国主要神灵都祭祀了一遍,并且规定了祭祀的标准,就是由认可其他国家祭祀的神灵,来展现出“秦是统一六国,而非灭掉六国”这个思想。

    为何说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古文明都已经消失,唯独华国朝代更替,文明却一直绵延至今?这就可以从秦始皇现在做的事说起。

    某岛国侵略后叫嚣“崖山之后无中华”,又有许多人看了许多岛国人的“史料研究”跟着起什么皇汉的哄。只要稍稍看过几本史书就能发现,无论是魏晋南北朝那所谓的五胡乱华,还是元朝、清朝,从秦始皇时就奠定的统一文字一直是他们的官方文字之一。哪怕他们规定了其他官方文字,官吏和民间所运用的文字依旧没有改变。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之一,第二个载体就是“祖先”和“神灵”。

    虽然后世朝代立了不同的国教,但秦始皇巡游天下的时候奠定,汉朝发扬光大整合规范的祭天祭祖流程,每朝每代都会延续。

    文字不灭,祭祀不灭,文明就不灭。

    这不仅是后世,在春秋战国,甚至更早商周时代就已经是如此。

    朱襄给老秦王递上了一本厚厚的文书,文书中描述了现在七国各自祭拜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