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历史小说 - 锦绣农女:重生夫君求抱抱在线阅读 - 第198章

第198章

    原来曾天予见方盛宇跟颜文瑾拼酒,便起了心思,怂恿着大家伙都跑去起哄了。

    眼看着是不能拉着方盛宇说悄悄话了,方盛骥愁眉苦脸站起来,准备去跟雷师傅讨个主意。

    杨总兵与吴县令那桌,气氛一直很严肃,虽说在这样的场合,不会协商政事,但现在临邕城都被叛军盯上了,很难不让人担忧,是以大家都很关心城防的问题,难免要问几句。

    “我会留下二百兵力,配合蒙校尉一起守护临邕城。”

    听他这么说,刘县丞等人就去看吴县令,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觉得二百人太少了,想让他再跟杨总兵争取一下,能多要一些是一些,最后能将五百精兵全部留下。

    见状,杨总兵眉头轻蹙,正要说什么,就瞧见了一脸苦恼的方盛骥,他顿时就乐了,“小子!过来,跟我说说,你这愁什么呢?”

    第156章

    杨总兵就喜欢方盛骥这样的兵,块头大,力气大,武功高,人又憨厚,有什么心思全都写在脸上,不跟人玩虚的。

    这样的兵最好带了。

    用着也顺手。

    所以他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好苗子。

    而能让他如此另眼相待的最重要原因,还是这次扬威武馆师徒的大义之举。

    若不是他们师徒不惧个人生死协助守城将士奋勇抵抗,城内百姓危矣。

    因着感念雷耀庭师徒大义,又加上是真的喜欢方盛骥,杨总兵难得打趣起来,“瞧瞧这孩子,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蚊子了,怎的就愁成这样,莫不是你家小娘子不舍你当兵,跟你闹脾气了?”

    想象着熊一样壮实的方盛骥被个娇娇俏俏的小娘子骂得抬不起头,杨总兵就乐得不行,“哈哈——”

    方盛骥一脸懵。

    方岐江亦是一脸懵。

    方盛宇:什么情况?

    吴县令笑道,“这小子尚未成亲,不过这般大了,应该在议亲了。”

    说着他打趣的看了眼方岐江,对方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小儿愚钝,空长了个大个,却是个不开窍的,什么也不懂……”

    哎?

    不对呀。

    刚刚杨总兵是不是说这臭小子要去当兵?!

    方岐江猛得瞪大了眼,“那个、那个,杨总兵的意思是要招这小子?”

    杨总兵刚听吴县令介绍过裕原商会众人对临邕县的贡献,所以知道方岐江,只是没想到他是方盛骥的爹。

    安置流民这等事虽不归杨总兵管,但若是衙门安置不妥,导致流民暴乱,那就管他的事了,要镇压暴徒守护百姓平安不是。

    职责所在,即便再怎么同情那些人,也不得不用铁腕手段将其镇压。

    谁叫他们不遵守朝廷律法呢。

    但虽说是职责所在,他却是最讨厌这种事。

    他的弓箭是用来杀敌的,不是用来对付那些饿到失智的百姓的。

    他们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若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走这条路呢。

    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地方官员不做为,令他们没有生的希望了,才不得不走了一条不归路吗。

    但凡那些为政一方的父母官,能够妥善安置这些人,他们又岂会冒着杀头的风险暴乱呢。

    杨总兵是从五品武略将军,吴家桢是正七品县令,按说杨总兵可是高了吴家桢足足三级,又是手握兵权的实权人物,即便两人同属一个阵营,他也完全可以在吴家桢面前摆摆上官的架子。

    但事实上,他非但没有抖官威,反而对吴家桢十分敬佩。

    敬重他的人品是其一,而最叫他佩服的还是吴家桢的能力。

    政务就不必说了,就说他安置灾民这方面吧,在其他城池想尽办法驱赶流民时,他提出以工代赈,用劳动换粮食,让流民开荒种田修路挖渠,然后发粮种借工具,助其耕种,最后再用收租的方式,将先前借出去和粮种和工具收回。

    如此一来,流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再不用四处流浪乞讨,而县衙也多一项长久的收息,更重要的是彻底解决了流民带来的治安隐患。

    可谓是一举多得。

    临邕也因此而成为长陵府下辖十个县城,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过流民暴乱的地方。

    吴家桢之功可见一斑。

    然这功劳劳并不属于他一人,没有得力的下属,没有慷慨解囊的裕原商会,仅凭他一人是成不了事的。

    这其中裕原商会的功劳又是最大的。

    没有他们提供的钱粮,就没有以工代赈的这项政策。

    吴家桢再厉害,也不能光凭着一张嘴要人做事不是。

    所以说没有裕源商会诸人的大力支持,他的以工代赈政策再完美也无法施实。

    杨总兵是底层出身,最是了解百姓的疾苦,只因是武官,有些事便是看不过眼,也无能为力,所以他最敬佩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官员。

    而对于裕原商会这种慷慨解囊者,他更是敬重。

    他不是世家出身,亦不是科举入仕,他是从小兵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吃过的苦比同品级的文官不知要多了多少去,他太知道银钱的重要性了,才不会跟那些清高的文人一样说什么士农工商,瞧不起商人呢。

    商人怎么了,只要不蒙不骗,正正经经的做生意,那他的银子就是干净的,一点也不臭。

    象裕原商会这般在朝廷力有不逮时,慷慨解囊帮着地方衙门救灾扶难的,那就更不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