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屋 - 耽美小说 - 太子申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2

分卷阅读52

    恭敬,如礼做了答谢,并盛情款待了这位使者。

    而私底下,对着信任的赵衰和狐偃,就忍不住说了实话:“我看那使者,眼神飘忽,说说吞吞吐吐,总觉得没这么简单。”

    赵衰道:“南阳是周室的前襟,按理,确实不会轻易地割让于人。”

    重耳对那周天子早有厌恶之意,这下更觉得戒备和恶心,冷笑了声:“你觉得,会有什么等着咱们?”

    “臣不知,”赵衰摇了摇头,“看那周天子,虽然……倒也不是全然糊涂的。”

    于是二人相对沉默。

    狐偃站在中间两边看看:“那咱们到底还去不去收地?”

    赵衰道:“自然听君上指令。”

    重耳道:“都赏赐给咱们了,那就去要!”

    “那还等什么?”狐偃笑了起来,“召集人员、准备粮草,管他阴谋阳谋,咱都有备无患!”

    这二人回去准备,剩下重耳一人,他来回踱步,却又烦躁起来。

    每每这时,都是他去探望大哥的时辰,说说碰到的难事,听听对方的建议。

    过了一会,外面有个尖细的声音求见,却是寺人披。

    他进来跪下,呈上一叠写了字的素丝:“这是他写给君上的。”

    真是想什么,便来什么。

    重耳蹙眉:“你又跟他说了些什么?”

    寺人披神情丝毫不变:“什么也没说。这书信,他断断续续,写了有大半个月了。”

    那便……与眼前的事没什么相干。

    重耳此时只想着不去想不去看,反而松了口气。然而接了素丝,也不丢在一边,还是揣在自己怀里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段猜出真相的对望,一直在作者的脑袋中打转

    终于写出来了!

    作者很喜欢这种表面上平静,内心惊涛骇浪的情节

    第40章 谋臣

    从绛城出发向南,路过王屋山下的垣曲城,这里的国人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见是自家君上经过,纷纷箪食壶浆,前来犒劳。

    那些小人物们哪里知道什么复杂的宫廷之变,只记得以前是一个太子申生率领军队赶走了赤狄皋落氏,让这里变得太平起来,于是都热情地向国君的军队表达自己的感激。

    只是几年,便恍若隔世。

    越过王屋山到达黄河,再延河向东进入平原,大片的草地与农田,教人视野为之一畅。阳樊县与原县便坐落在这平原上,相隔不过十几里,遥遥相望,像一对兄弟。

    面对重耳的军队,他们的态度也是出奇的一致:什么周天子,什么晋国君?我们的城,我们的人,怎么就成了你的?

    阳樊县的县主干脆闭门不见,原县来的则是一位花白胡子的老者,拿着重耳出示的周天子手书和印记,眯眼看了半天,方才叹了口气:“就……就当做是真的吧……”

    狐偃道:“什么叫‘就当做是真的’,这就是真的!”

    那老者又叹了一口气:“可这……这也太突然了……”

    重耳皱了皱眉:“难道之前都没有王室的使者前来告知?”

    那老者摇摇头:“王使大约有五六年不曾来了,之前原县闹灾,老朽还差人去王城求救,结果……”

    听这语气,结果自然是不闻不问了。

    重耳和声道:“老人家,你放心,以后在寡人治下,绝不会再有这样的事。”

    那老者露出一个苦笑:“昔年武王伐纣,尙有誓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而后每一代天子继任,也都当着祖宗的面起誓要善待黎民……唉,结果呢?”

    重耳见他引经据典,说起古事来,向赵衰使了个眼色,赵衰便向前道:“老人家,正是如此,周朝起于救民水火,盛于泽被苍生,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今天子纵有过失,咱们也还是他的子民啊。”

    那老者怔了怔,不说话了。

    赵衰说了“义”,又开始动之以利:“况且,当今天子不体恤,不正可以借此机会投奔明主?我晋国君上爱民如子,继任之后国泰民安,原县与我晋国相邻不远,想必也有耳闻吧?”

    那老者情不自禁跟着点了点头,沉默良久,道:“可县中百姓受的苦多,积的怨重,老朽也没办法给他们一个交代啊……”

    重耳与赵衰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了然。果然没有容易事,这原县县主只是不反对,但也不会帮忙。

    重耳谢过老者,郑重许以事后大礼,遣人将他送回去了。

    转过身来,看看赵衰与狐偃:“如何?”

    土地是要定了的,且看怎么要了?

    赵衰叹了口气:“这般情状,只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劝服得了。”

    狐偃道:“劝什么?咱们有上下二军,还不能打下来?”

    重耳神色凝重:“我得想一想。”

    若要开战,就谈不上爱护百姓,而一旦与这里的人结怨,在他们心里自家就和周天子姬郑站到一面去了,遭了记恨,则难免后患。

    他在大营中躺下,舒展手脚,触到怀里一叠柔软的东西,心中一动,那是大哥写给他的书信。

    重耳取出展开,上面的内容,只见上面写道:“君上愤怒困惑,乃因周天子德行有亏,而我晋国出力援助,不为其本人,只因其周天子的身份。非如此不能接近王室,非如此不能名正言顺。”

    “父君在时,已有强晋称霸之心。我晋国与王室同姓,由来已久,积累深厚,不输于姜姓齐国。观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乃因内修德政,外务攘夷,又举‘尊王之旗号’。于是在内消灭群公子,避免内乱,建设下军,扩充军队;在外与秦国联姻,令边境安宁,假道灭虢,争取更多土地;剿灭皋落氏,扫清联通王室之通路。可惜,天不假以年。”

    “我晋国此时国泰民安,诸事皆备,正是在外称霸之日。父君遗志,君上三思。”

    隔了一段,又有墨色稍新的字迹,想是过了一阵子再补充上去的。写道:“申生居于宫中,历经奚齐、夷吾为君时。奚齐任性残暴、夷吾懦弱失信,故而治国无力,性命不保。观其所以败,可知来日如何胜。”

    “申生居于宫中”那一句,字迹有点凌乱,可见写的人心情复杂。

    那是重耳作为局外人都不愿去想的,而他挖开创口,就是为了给自己提供警醒。

    重耳突然觉得手上沉重,重逾千斤。

    他将狐偃招了进来,布置自己的计划:“告知阳樊县与原县,寡人只为取回天子赏赐的土地,不愿多伤人命,三日之内,要归顺的寡人欢迎,要离开的也悉听尊便。三日之后,便是开战之时。”

    狐偃疑惑道:“这不是叫他们早做准备?”

    重耳道:“就是教他们输得心服口服。”